教養方程式
《培養幼兒品格由日常生活開始》
在幼兒成長過程中,家長對其品格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透過以身作則、故事分享、遊戲學習,以及適時鼓勵和肯定,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效地培養幼兒的良好品格。
1. 以身作則:家長是幼兒的第一位老師
幼兒天生具有模仿能力,他們常常觀察及模仿家長的行為。家長可在日常生活中展示良好品格,為幼兒樹立榜樣。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家長遵守對幼兒的承諾,說到做到,讓幼兒明白誠信的重要性,這樣幼兒也會學習模仿,從而培養守信、誠實等的良好品格。
2. 透過故事傳遞品格價值
故事分享是傳遞價值觀的有效方式之一。透過生動的故事,幼兒能夠理解較複雜的品格概念,有利於幼兒學習及模仿應用在生活事件當中。家長可以選擇合適的故事,故事內容與誠實、勇氣、善良等主題相關,與幼兒一起閱讀,並在閱讀後與幼兒討論故事中的角色和其行為表現,從中了解及鼓勵幼兒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看法,以及生活中相似的經驗,一起討論當中道理,有助加強他們對品格的理解。
3. 透過遊戲培養品格
透過不同遊戲,在愉快的氛圍中家長可以引導幼兒學習及內化良好的品格。例如,家長可與幼兒一起進行角色扮演的遊戲,透過扮演不同的角色,如醫生、老師等,讓幼兒體驗不同角色的責任和價值觀,從中學習關懷、同理心和責任感等。家長也可與幼兒一起進行合作遊戲,例如拼圖或團隊運動等,讓幼兒體驗合作的重要性,培養團隊精神。
4. 以鼓勵和肯定方式建立良好品格
積極鼓勵和肯定能有效增強幼兒的自信心,促使他們持續展現良好的行為。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多發掘幼兒的良好行為及背後的好品格,並透過說話及行動直接告訴幼兒,讓幼兒確切知道自身已擁有的特質及良好品格。例如,當家長觀察到幼兒主動幫助別人、投入參與活動、或完成家中小任務時,家長可以具體告訴幼兒:「看到你很友善,願意幫助別人」、「你表現十分認真投入,能堅持完成拼圖」、「你很有責任感,能做好自己的任務」等。
幼兒品格的培養是需要家長悉心引導,透過以身作則、故事分享、遊戲學習,以及適時的鼓勵和肯定,家長能在日常生活中有效地培育幼兒的良好品格,建立良好的價值觀及生活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