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区首个社区客厅开幕 筲箕湾社区客厅盼成劏房户「幸福的起点」
(2025年3月19日) 特区政府针对劏房住户需要推行精准扶贫重点项目——「社区客厅试行计划」,其中港岛区首个社区客厅今日正式开幕。筲箕湾社区客厅由信和集团及黄廷方慈善基金赞助场地及装修费用、获关爱基金资助以及由保良局负责日常营运。筲箕湾社区客厅期望为劏房住户和基层家庭提供额外生活空间及扩阔人际网络,藉此提升其生活水平和对社区的归属感,成为他们「幸福的起点」,预计每年服务50,000人次。
筲箕湾社区客厅今天举行开幕典礼,由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先生, GBS, IDSM, JP担任主礼嘉宾,并邀请到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先生, JP、劳工及福利局常任秘书长刘焱女士, JP、社会福利署署长杜永恒先生, JP、黄廷方慈善基金董事暨信和集团慈善事务董事黄敏华女士、信和集团执行董事田兆源先生、保良局主席庞董晶怡女士、保良局董事会成员与历届前贤出席支持。一众主礼团嘉宾在陈国基司长带领下,在典礼启动仪式上把象徵筲箕湾社区客厅9大特色服务的「幸福摩天轮」启动,寓意在各方协力下为服务使用者开展幸福生活的旅程。
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先生, GBS, IDSM, JP致辞时,以「3C」——Comprehensive、Comfortable及Caring形容筲箕湾社区客厅,称赞客厅设施一应俱全,环境舒适,工作人员友善、关怀备至。他希望社区客厅能成为区内街坊「愿意来、钟意来、经常来」的地方,大家守望相助,扩阔人际网络,一同构建关爱共融的社会。陈国基司长又感谢保良局出心出力,以丰富的社区服务经验和专业的人手,全年无休营运社区客厅;他又感谢信和集团及黄廷方慈善基金第三度以免租金、免管理费形式,为街坊提供社区客厅,呼吁更多商界机构支持项目,给劏房住户增添一个「家」。
黄廷方慈善基金董事暨信和集团慈善事务董事黄敏华女士表示,有赖政、商、民三方合力,令港岛区得以顺利开设第一间的社区客厅,并延续过往社区客厅精神和经验,创造另一个开心欢乐的基地,将关爱和温暖送给街坊。
保良局庞董晶怡主席表示,筲箕湾社区客厅提供一个舒适的共享生活空间,让使用者可以煮饭洗衣、陪伴小朋友温习,甚至参加社区活动,结识其他街坊。她期望客厅能为区内劏房户改善生活质素,成为他们的「第二个家」,作为「幸福的起点」。
筲箕湾社区客厅实用面积约2,700平方尺,除了客厅「幸福.聚」之外,还包括阅读阁「幸福.学」、游戏室「幸福.玩」、洗衣房「幸福.洗」、洗手间及淋浴间「幸福.浴」,以及备餐间「幸福.煮」等。团队将继续以街站及上门探访等外展形式,主动认识区内劏房户,并邀请其加入社区客厅大家庭。
服务使用者Ana与儿子同住於区内一个约70尺的劏房单位,屋内「厨厕一体」,环境极不理想。Ana现在几乎每天都到社区客厅,使用宽敞的备餐间煮食及用餐,「平时只可以煮简单餸菜,在社区客厅有不同设备,有很大的雪柜、焗炉等,让我可以多煮不同菜式给儿子品尝,又可以跟其他会员交流。」而其就读中学的儿子亦感到非常兴奋,他喜欢在这里有更大的空间温习功课,「如果不懂功课,这里的职员也会教我。」
与母亲、妻子和两名子女同住150尺劏房的谭先生,是家中经济支柱,他很高兴港岛区开设了社区客厅,让其一家大小能够享用客厅设施。谭先生说:「太太现时怀孕四个多月,期待婴儿出生后,与哥哥姐姐一同在客厅的玩具房玩耍,亦可认识其他小朋友,扩阔社交圈子。」他又指客厅有舒适宽敞的环境,相信能提升整体生活质素。
筲箕湾社区客厅
地址: 筲箕湾兴民街68号海天广场303-306室
开放时间: 星期一至日及公众假期(早上11时至晚上10时)
电话: 3915 3915 / 5239 3462
电邮: skwclr@poleungkuk.org.hk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73417937951&locale=zh_HK
-完-
关於保良局
保良局创立於1878年,一直秉承「保赤安良」的宗旨,尽心竭力与时并进,服务香港146年,为市民提供多元化的优质社会服务,涵盖教育、社会、青少年、康乐、文化及医疗服务,成为全港最具规模的慈善公益机构之一。保良局超过300个属下单位遍布全港各区,属校学生约4万5千人,社会服务照顾幼儿、儿童、长者及康复人士,青少年事务则提供多元的青年发展及支援服务。保良局於过去3年每年平均服务人次超过270万。欢迎浏览:www.poleungkuk.org.hk,了解保良局的服务。
传媒查询
保良局企业传讯及公关部
高级企业传讯主任 潘琪慧小姐
电话∶2277 8304
电邮:keiwai.poon@poleungkuk.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