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內容

保良故事集

我要捐款!

生命分享爱

你在,月便圆

你在,月便圆

患有脑退化症的长者,若然给他选择,最后一点记忆留给谁,大概每个人也会留给相依大半生的另一半。   冯伯伯也不例外,80多岁的他患有脑退化症,记忆日渐褪色的他,唯有太太冯婆婆是他脑海最亮丽的色彩。冯婆婆每日到院舍探望,冯伯伯吃饭也会吃得更好,有一次冯婆婆感冒来不了安养院,冯伯伯就不断地嚷著:「老婆呢?老婆呢?打电话俾我老婆啦!」   因著这份牵挂,也因著对丈夫的爱,冯婆婆风雨不改,每天也来到安养院,为伯伯预备水果,然后一口又一口的喂到伯伯咀里。同样的动作,每天重复,大概这就是细水长流。   60年前的那个月圆,他们相识。结婚那天摄影师的出错,所有婚照都没了,当天的遗憾,成为了两人今天回想时的笑话。在冯太心目中,照片已不重要,回忆已牢牢刻在脑里,她最紧张的,是冯伯伯的身体,每当她听到护理员跟她说: 「醒常今日好叻呀,全份午餐都食晒!」她就会眉开眼笑:「好呀好呀,亚婆开心晒。」   问冯婆婆最开心的事,她重复的说:「感谢保良局的悉心照顾,让他入住后可以移走胃喉,可以吃饭。」冯婆婆最记挂的,是想冯伯伯吃得好。   这对可爱的老夫妻,让小编见证什么是细水长流,什么是承诺。婚照没了,当天那「无论疾病、贫苦・・・・・・」的结婚誓言,今天仍然持守著。   祝福冯伯伯及冯婆婆,人月两团圆,继续美满幸福,吃得好,生活安好。   鸣谢:保良局黄竹坑安养院
一顿简单的营养热餐  缓解长者的经济压力

一顿简单的营养热餐 缓解长者的经济压力

76岁的谢婆婆自丈夫十多年前去世后,一直与50多岁女儿相依为命。谢婆婆长期受到眼疾影响,左眼近乎失明,而且右耳失聪,左耳听力亦渐渐退化,生活上早已面对许多困难。然而,谢婆婆的女儿三年前更不幸患上急性中风,导致右边上肢无力,穿衣、洗澡等基本生活自理等都需要谢女士协助。由於女儿突然患上恶疾,无法工作,家中经济顿时失去依靠,每月只能靠高龄津贴及微薄的积蓄来应付生活开支。   照顾中风病患者是漫漫长路,谢婆婆每天都付出时间、体力、精神,身心承受著莫大压力。为了让女儿尽快康复,谢婆婆坚持每天都会到家附近的街市购买新鲜食材,但她坦言感到心力交瘁。毕竟谢婆婆年纪大行动不便,又担心前往人多聚集的地方会增加染疫风险,心情难免感到焦虑不安。加上受到疫情影响,日常生活又需要额外添置防疫物资,如口罩、消毒酒精、清洁用品等,令经济拮据的谢婆婆百上加斤。   保良局刘陈小宝长者中心社工得知谢婆婆的情况后,立即为其申请「关爱无限・共跨逆境」扶弱计划,两母女可享用免费的营养热餐,顿时为二人解决燃眉之急。除了减轻谢婆婆的经济负担外,还因省却外出购买食材及煮食时间,换来片刻休息时间之余,亦可有更多时间陪伴女儿一起走过康复之路。   捐款支持    
研发痛风新疗法与「吸金」细菌

研发痛风新疗法与「吸金」细菌

菠菜、三文鱼、虾等等食物,是痛风症病人要「拒诸门外」的诱惑,否则进食后令体内尿酸过高,只能靠打针或服药治疗,但有一定风险及副作用。 保良局罗氏基金中学多位学生与其他学校组成联合队伍,研究出痛风症治疗新方法,於「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竞赛(iGEM)」中击败了多间本港及世界知名大学,成为其中一间获得金奖的学校,是首次有香港中学队伍获得此殊荣。   人体难以自行排走尿酸,尿酸浓度过高会形成晶体,令关节肿大和疼痛。研究团队中有学生的亲友因有痛风问题,故开始此项研究。经研究各类文献及进行实验,团队发现可以利用大肠杆菌大量复制经基因改造的消化酶,再抽取此消化酶并注射进另一可食用益生菌,痛风患者进食后消化酶可协助排走尿酸,亦无副作用。团队期望未来,可朝药物制作方向研究。 另外,保良局何荫棠中学与其他学校组成的联校队伍「Hong Kong JSS」亦在今次iGEM 中获得金奖。同学们发现香港地少人多,「鱼菜共生」耕种方法近年越受欢迎,但经常出现重金属累积超标的问题。研究队伍对大肠杆菌进行基因改造,将其变成能吸附重金属的生物,他们让大肠杆菌的金属硫蛋白过度表达(over-expression),及将排走重金属的运输蛋白(cusF)基因敲除,令大肠杆菌吸 收重金属能力大增,从而首创出细菌过滤器「B-CAD」,并於实验证明细菌过滤器能以低成本减低鱼菜共生系统中的重金属水平。
逆转胜!母女档跨越重重难关 – 访问保良局陈丽玲(百周年)学校学生陈熙桐妈妈

逆转胜!母女档跨越重重难关 – 访问保良局陈丽玲(百周年)学校学生陈熙桐妈妈

  母爱是世上最伟大的力量之一,有母亲为救压在车底下的孩子,能够徒手抬起一轮汽车;也有母亲用自己的身驱掩护失足跌进路轨的儿子。今天,我们访问保良局陈丽玲(百周年)学校学生陈熙桐的妈妈,她以爱和勇气守护她的女儿。   【生命斗士战胜病魔】   「熙桐患有『4号染色体缺损综合症』,是罕见基因病,现时香港只有三名患者。」此病会影响患者的身体结构,包括面部结构、智力、语言,甚至会导致患者发展迟缓及出现癫癎等症状。「我还记得熙桐一岁多时发高烧,并且出现癫癎症状,医生建议服用口服抗脑痫药(俗称「抽筋药」),但有机会出现精神纷乱和出疹等副作用。一轮天人交战后,我最终还是决定让她服药。」说罢,陈太双眼含泪,懊悔之情充斥在她的脸上∶「服药后熙桐就开始出疹,当天晚上被送进隔离病房,而血压只有30,红疹更漫延全身,就好像被火烧过一样。医生告诉我『熙桐今晚可能就会离开我们』。」心碎的声音仿佛隔空传来,当晚陈太立刻通知所有亲友,众人守在病房门为熙桐祈福。「奇迹却发生了,经过一夜,熙桐的红疹竟然开始消退。」   熙桐的病情好转了,但陈太却病倒了。「在熙桐康复期间,我在医院不眠不休了七天七夜,我非常自责,因为是我决定让熙桐服药的。」当时陈太被诊断患有抑郁症,确诊初期更要服用精神科药物。「药物使我神志迷糊,但我不想依赖药物,因为我需要照顾熙桐,所以我转而接受认知行为治疗。十多年后,我终於康复了。」凭著对熙桐的爱,陈太如斗士般战胜了情绪病。   【培养沟通能力 开展共融生活】   陈太没有因为熙桐的病而对她放任∶「我希望她进步成长,但不需要与他人比较,只需和自己比较。」陈太特别重视沟通能力,她认为沟通是相互了解的重要方法,所以在熙桐年幼时就带她去看言语治疗师,还在家中替她按摩口腔。「有时候熙桐的说话内容杂乱无章,我就会提醒她使用『五何法』整理思绪。」保良局陈丽玲(百周年)学校郑老师补充道∶「透过家校合作,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发挥学生的所有潜能。」 时至今天,熙桐性格变得更加开朗,喜欢跟人聊天,陈太功不可没。「她热爱轻黏土,起初上课时,我会选择冷门时间来避开人群,但后来发现她完全不怕生,跟主流学生相处融洽。」熙桐手工精巧,制作出来的作品栩栩如生,受到不少人赞许,家人於是为她开设网店。除此之外,熙桐早年更参加了「保良百・锦榄出友情计划」,与保良局锦泰小学学生一起进行榄球运动训练,同场竞技。熙桐说∶「虽然运动很累,但跟朋友一齐做运动,很开心!」   正值母亲节,熙桐一家都准备了精彩的节目,熙桐兴奋地说∶「我们会去主题公园玩摊位游戏,更会一边欣赏企鹅一边在餐厅用餐!我还打算自制心型朱古力送给妈妈呢!」熙桐笑著对陈太说∶「妈妈,I love you!」
如针刺的痛 如棉暖的情

如针刺的痛 如棉暖的情

敏华回忆起那年冬晚,妈妈刚巧没来支援,自己坐在轮椅上很想拿出柜内的棉被添暖,却可望而不可及。令敏华没法如常安睡的,除了冰冷及无力感外,还有身体的神经刺痛。敏华于2013年因病令双腿未能活动自如,需要电动轮椅代步。长期以上肢来协助身体转移,敏华的双手经常肌肉绷紧及刺痛,而且敏华亦患有腕管综合症,加剧了手指的神经痛。伸手取物,一个看似平常的动作,对敏华而言却是一点也不轻鬆。 幸而,敏华其后得到保良局严重残疾人士家居照顾服务支援,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护士及社工等专职团队为敏华进行评估,按她的机能、认知、社交需要、个人自理能力等,度身订设了个人化目标,提供改装建议及协助选购合适之復康用具,并透过治疗减轻敏华的痛症。 Felix是照顾敏华的职业治疗师,他为敏华选购了在家中及外出使用的辅助工具,尽力协助敏华如常生活。「我们为她预备了减压床褥,让背部及腰减压从而减少麻痺及痛,另外,我们亦为她添置了座位可升高的电动轮椅及减压坐垫,让她既可升高轮椅来拿东西,亦可减轻长时间坐轮椅带来的痺痛。」除了在职业治疗角度支援敏华,团队中物理治疗师会为敏华作拉筋及手法治疗,改善上下肢的活动能力和痛症,亦会透过超声波治疗,减轻敏华各项痛症;护士则会监察敏华的健康状况,以及教导她进行体重管理;社工亦会协调各项服务安排,让敏华得到最适切支援。「我们就是她的最强后盾。我们不会自视为高高在上的专业人士,很多时是服务受众的队友,深入了解他们的需要,配合他们想法,建立互信,就自然能度身订设最好的方案。」Felix表示看到每一个队友进步,就是他工作上最大的满足感。 敏华有这班好队友作后盾支援,不但痛症慢慢减少,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亦大大进步,亦更多投入社区活动,时常参与各项康体活动。「划艇机、帆船、行山、球类活动等也能参与,这是我完全没有想过的。而当中我最喜欢硬地滚球,我梦想有天可以加入港队,可惜的是,现时香港并没有适合我这残疾程度的组别可以参与。」虽然口说可惜,敏华却流露着雀跃之情。「我很感谢保良局团队,没有你们,我没可能活得这麽精彩。」这动一动也像被针刺的手指,今天能拿起皮球,亦能控制自如把轮椅驶进社区,向梦想进發。乐天的敏华很想将自己的经历与同路人分享。「其实我已很幸运,还有两肢可以动,有很多人比我更不幸。我很想勉励各同路人,收埋自己很容易,但会令关心自己的人紧张及痛心,请开放自己,寻求各种支援,多接触社区,身心也会变得更强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