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內容

保良故事集

我要捐款!

生命分享爱

从游戏中反思人生 「生命号」在社区撒播幸福种子

从游戏中反思人生 「生命号」在社区撒播幸福种子

关於「生死」似远又近,此刻我们可能健康快活,下一刻可能病患缠身,谁也无法预料将来会过得怎样。「保良局华永会生命号」流动生命教育中心专车走入学校和社区,希望透过互动的形式,让参与者认识不同人生阶段的苦与乐,反思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学习以正面乐观的思维面对人生的挑战,做到感恩知足,活在当下。   与课堂式的生命教育课不同,「生命号」每次出队总给人一种办嘉年华会的感觉,大大小小的摊位各有主题。「幸福自拍照相馆」让参与者拿着打气卡牌及道具,跟自己拍照留影,藉此学习欣赏自己、感谢自己;「老是这样的一回事」体验活动让参加者戴上眼罩、耳罩,穿上负重背心,在看不清、听不见、走不动的情况下完成一系列的任务,藉此体验长者及残疾人士在日常生活中的困难,学习体谅他们的需要。而「生命号」流动专车则化身成「生命静思体验馆」,在车上播放生命教育短片,让参与者反思与家人朋友的相处,传达「爱要及时」的讯息。   每次出队总会看见长者义工的身影,他们亲力亲为,协助中心职员营运摊位,与参加者诉说人生,引导他们反思人生。保良局华永会「生命号」计划负责主任张铭森表示,「生命号」是一个助人助己的计划,长者义工人生经验丰富,是一本活的「故事书」,他们的经验分享让年轻人学习如何从容地面对生活的压力与挑战,同时让长者在人生下半场发展新的兴趣, 为晚年赋上新意义。   生命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次的巡回或许未必可以让人懂得活在当下,但就如张主任所言,「生命号」走入社区,为公众提供空间讨论生与死,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或许这只是萍水相逢的相遇,但长者义工的分享、游戏的体验早已在参与者心中埋下了种子,让他们迈向感恩知足的幸福人生。  
「回家」到成家,新婚前住宿儿童与主席相聚

「回家」到成家,新婚前住宿儿童与主席相聚

爱意洋溢的二月,素色打扮的一对伊人站在保良局中座大楼门前,他们是阿锦和阿锦的太太。中学阶段,由於家庭缘故,阿锦曾暂住在保良局儿童之家几年。离开家舍将近十年,今天他应保良局的邀请回到保良局总部,团聚之余,也与陈黎惠莲主席一起探望住在总局的住宿儿童。   不少人误以为住宿儿童的日子都过得很凄惨,但阿锦却笑说未然。「刚入住家舍时,我是万般不情愿的,但随著日子过去,开始感受到家舍职员的关爱,而且跟其他小朋友又开始熟稔,我渐渐开始喜欢上这里的生活,甚至在搬离家舍时不舍得要哭出来了。」太太在旁补充说∶「阿锦常常跟我说他在家舍生活的日子是他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之一。」 家舍的生活塑造出阿锦乐天的个性,正所谓知恩图报,阿锦现时会不定时到家舍当义工,例如在谊亲日担任工作人员,或在周末时带「细佬妹」出外游玩。「想当年『哥哥』『姐姐』对我照料有加,特别在我刚入住期间,常常主动跟我聊天游玩,令我很快便融入这个大家庭,现在我也想以『哥哥』的身份回馈这个大家庭。」   问到在家舍生活中最难忘的画面,阿锦说是离开家舍的那一天。「我在18岁生日前一天离开家舍,那晚我正提著行李箱,准备走了,职员和其他小朋友都跟我一一道别,唯独一直照顾我的阿Sir不在,我猜他一定是不想看到我离开的背影,於是我走到他的房门打算跟他告别,却发现他在房间偷偷拭泪。」十年弹指一过,阿锦与阿Sir和家舍朋友的关系没有随时间而变质,「我在去年都邀请了他们出席我的婚礼,希望他们见证我迈入人生下一个阶段。」   谈笑间,主席笑得双眼像弯月一样。「我真的很开心,上任以来一直想跟曾经在本局住宿的儿童聊天。得知阿锦在保良局家舍的日子过得快乐,我便心安了。」回朔保良局历史,儿童住宿」服务,但保良局关怀住宿儿童的心却持续未断。「从145年前到今天,我们初心不变,未来也会一直守护有需要的小朋友,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安心的家。」  
不止果腹  还能温暖人心

不止果腹 还能温暖人心

83岁的刘伯伯与71岁的太太同住观塘区,主要靠高额长者生活津贴生活。二人皆患有长期病患,刘伯伯患有严重糖尿病,每天都需要自行注射胰岛素控制病情,惜胰岛素并不属於医疗豁免药物内,故每月仅有的津贴大部分都用来买药,经济压力沉重,已无力再负担粮食和日用品,平日清菜加粉面就当一餐,谈不上什么营养。   刘婆婆则患有心脏病、高血压、高胆固醇等,双眼又因为黄斑点病变和青光眼,现时只余下2、3成视力,不久前更发现身体出现如鸡蛋大小的肿瘤。婆婆受尽病魔煎熬,情绪低落,又担心受到病毒感染,令抑郁症加剧了许多。 保良局刘陈小宝长者地区中心同事有见刘伯伯夫妇的需要,便贴心送上防疫物资、寄上餐饮劵,又不时致电慰问婆婆,提供情绪和生活上支援。当婆婆得悉保良局推出「关爱无限・共跨逆境」扶弱计划,可以与丈夫一起享用营养热餐,她十分感激,「感谢保良局一直以来的关顾,在疫情初期送上防疫用品,又提供食物援助,在捉襟见肘的情况下,深深感受到人间温暖。」 原来简单的一句窝心问候、一份看似微不足道的热餐,对於刘伯伯夫妇来说,意义重大。 保良局邀请您在这关键时刻伸出援手,支持「关爱无限・共跨逆境」扶弱计划,捐款HK$350即可为一名低收入、失业或其他有需要家庭提供为期一周的食物券/热餐,你的捐款亦可让本局推行其他多方位支援项目,灵活变通与他们同行。 疫情对经济民生产生沉重压力,对基层家庭的影响尤大,希望各位继续伸出援手,与弱势社群共跨逆境。
創造共融空間︰保良蜜蜜買市集

創造共融空間︰保良蜜蜜買市集

「歡迎光臨!埋嚟睇下,依到係保良蜜蜜送市集,拎本小冊子睇下呀!」踏入市集,立即迎來一句充滿朝氣的聲音。店員佩茹熟練又熱情地遞上小冊子,還不忘介紹市集的熱門產品!   佩茹是康復學員,在今次市集擔任店務員,負責招呼客人和介紹產品。問及佩茹的上班感受,她興奮地說︰「返咗一個星期工啦,好開心呀!學到好多嘢。」服務經理在佩茹身旁,跟我解釋舉辦今次市集的目的︰「今次市集搵嚟唔同學員擔任店務員,希望可以幫佢地累積工作經驗,日後走出社會容易D搵到工作。」   這次市集以共融為題,除了有學員外,還有不少青年創業者「擺檔」。「今次市集我認識到好多學員,了解到佢哋個別嘅喜好,可以調配一啲個人化嘅香水比佢哋。」Ming是一間手作香水店老闆,通過〈創業經理人〉計劃參加市集,他指市集不止可以幫到他托展業務,還可以了解更多客人需要,豐富品牌款式。   除了「攤檔」之外,市集亦設有工作坊,由青年創業者擔任導師,開幕當日更有不少學員參加工作坊。導師Cath認為現時社會缺乏共融空間,大眾難以接觸學員,而今次市集是一個難得平台,可以互相了解交流。「當接觸到學員,就會發現大家其實都一樣。喺工作坊,大家都一樣鍾意手工藝,大家都一齊努力完成作品。」
动起来 Restart康復运动新乐趣

动起来 Restart康復运动新乐趣

物理治疗师劳汉樑今天又提着一大袋游戏机及配件,上门探访。阿樑并非要去送礼物给小朋友,而是上门为曾婆婆做復康训练。你没看错!游戏机的确是给长者玩的,彷如年青人一般玩得开心之馀,还有助锻鍊身体呢。 三年前,曾婆婆完成膝关节手术后,经转介到保良局葵青改善家居及社区照顾服务,接受上门復康运动。曾婆婆表示:「一开始好惊,问他这是什麽东西?因为我照顾屋企人几十年,根本无自己娱乐,更何况接触这些年青人的玩意呢!」起初,曾婆婆和其他长者一样耍手摇头,很抗拒尝试新事物。但她与物理治疗师阿樑已建立起信任,于是放心跟着阿樑一边指示,一边随着游戏节奏一下一下郁动。令阿樑意想不到的是,曾婆婆试玩两、三个回合,便爱上了这些游戏,而且动作反应亦算有板有眼。物理治疗师阿樑指,一直为长者的身体状况做评估,确定游戏动作绝对适合其体能,才会安排长者使用游戏机做復康训练。所以,最重要是帮长者克服心理关口,说服长者「试咗先」,再由浅入深逐步调较。 每次运动前,物理治疗师会先了解其身体状况,确定是否合适或需作调整。阿樑一般先安排她坐着用健身环做热身,适应后,便可按照为她预设的「游戏程式」,进行约40分钟的运动,约10组动作。因曾婆婆脚力不足,尤其需针对训练平衡力,例如站立拿着健身环,配合游戏指令,把上身的重心转移。曾婆婆最好成绩就是考反应的游戏,「她打机械人真的很厉害!反应快得令我们惊讶,在同龄的老友记中可算是『超晒班』。」阿樑忍不住举起大拇指赞赏一番,半年的运动亦让曾婆婆的体能回復到手术前的状态。 「在家漫无目的踏步好闷,加入游戏会有趣得多」,阿樑觉得现时很多游戏都能锻鍊身体不同部位,适合加入復康训练,于是向中心主任徐家健(Simon)提议。经与上级研究及获得肯定后,中心主任Simon为中心添置游戏机,亦鼓励阿樑及其他专职医疗同事一起研究。Simon表示「大家一开始未熟悉坊间不同游戏机的特性,的确是『摸着石头过河』,有时午饭时间,同事们便会聚埋一起『打机』。」他认为需要把游戏适当地加入復康训练的编排中,必须集思广益一起练习。Simon指「游戏机不止为长者增添乐趣,也使我们的工作『水到渠成』。游戏机记录所有训练动作及运动数据,哪个动作做到多少次全都一目了然,大大帮助我们有效地掌握长者的復康进度。而且运动时,物理治疗师及护理员不用分神去记录,可以专心观察长者情况。」现阶段已为该区不少长者的復康训练加入游戏部分,期望日后有更多资源,推展至更多家居復康服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