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內容

保良故事集

我要捐款!

生命分享愛

助養承傳 點亮彼此

助養承傳 點亮彼此

「對我嚟講,做善事只係諗住付出,能夠同呀女一齊助養,不知不覺間令我哋嘅關係更加密切,更多話題,呢啲原來係我自己都未必察覺到嘅收穫。」   要堅持行善多年,談何容易;更何況是把善行傳承,影響家人及身邊人?但眼前的黃太及黃小姐做到了,二人一起助養兒童,轉眼已是二十載。她們的善行持續多年,宛如一條生生不息的河流,以孕育生命為己任。   除了想做善事,黃太二十年前參加助養計劃時,也希望透過此計劃教育子女一顆樂於助人的心,因此她決定帶同子女一起探望受助兒童。「當時期望受助兒童同我嘅仔女能夠互相陪伴,亦希望仔女知道小朋友各有唔同嘅成長背景同歷程。」起初,當時就讀初中的女兒只是以陪伴的角色與媽媽一起探望助養兒童;漸漸地,就讀鄰近中學的黃小姐放學後有時會主動到局內探望,亦愈發享受與小朋友相處的時光,因而在一年後也加入助養行列,並且維持至今。這種「親子助養」的概念令母女二人的關係更為密切,她們經常互相分享助養小朋友的近況,在訪問期間,她們更是三句不離助養兒童。「對我嚟講,行善只喺諗住付出,並唔會期望有回報,但係能夠鼓勵呀女一齊加入助養,幫到有需要嘅小朋友之餘,我同呀女嘅關係都拉近咗,係最意外嘅得著。」原來這一顆在黃太心內種下的種子,也悄悄在女兒心裏萌芽。   輾轉廿年,兩人曾經助養多位小朋友,至今仍然助養的有小慧。小慧今年13歲,黃太及黃小姐在她5歲時開始助養,至今已有八年時光,亦是二人助養時間最長的兒童。黃小姐指,她們的關係十分親密,她透露,小慧每次知道她來探訪都會表現得很興奮,有時候黃小姐有事不能應約,小慧也會有點失望,皆因小慧一直暗自期待及珍惜她們相見的時間。小慧在訪問中比較沉默寡言,但在與黃小姐相處時就如另一人般滔滔不絕地分享,笑容經常掛在面上,問及小慧,她想了又想,最後以「無秘密」形容自己與黃小姐的關係。   河流連綿不斷,川流不息,就好比黃太及黃小姐,堅持行善多年,這份心意由女兒傳承下去。黃小姐從一開始只是單純地跟隨母親到局內探望小朋友,到與母親一同助養,加深親子關係。親子助養令黃太及黃小姐能夠在做善事,幫助有需要的小朋友之餘,同時促進兩人的關係,變得更為親密及融洽。「而家諗返起,會慶幸媽媽當初帶我到保良局探望小朋友,亦都會明白佢當時心入面想我一齊助養嘅心意。」   誠邀你與家人一起助養,體會這份彼此點亮生命的助養情。
一頓簡單的營養熱餐  緩解長者的經濟壓力

一頓簡單的營養熱餐 緩解長者的經濟壓力

76歲的謝婆婆自丈夫十多年前去世後,一直與50多歲女兒相依為命。謝婆婆長期受到眼疾影響,左眼近乎失明,而且右耳失聰,左耳聽力亦漸漸退化,生活上早已面對許多困難。然而,謝婆婆的女兒三年前更不幸患上急性中風,導致右邊上肢無力,穿衣、洗澡等基本生活自理等都需要謝女士協助。由於女兒突然患上惡疾,無法工作,家中經濟頓時失去依靠,每月只能靠高齡津貼及微薄的積蓄來應付生活開支。   照顧中風病患者是漫漫長路,謝婆婆每天都付出時間、體力、精神,身心承受著莫大壓力。為了讓女兒盡快康復,謝婆婆堅持每天都會到家附近的街市購買新鮮食材,但她坦言感到心力交瘁。畢竟謝婆婆年紀大行動不便,又擔心前往人多聚集的地方會增加染疫風險,心情難免感到焦慮不安。加上受到疫情影響,日常生活又需要額外添置防疫物資,如口罩、消毒酒精、清潔用品等,令經濟拮据的謝婆婆百上加斤。   保良局劉陳小寶長者中心社工得知謝婆婆的情況後,立即為其申請「關愛無限‧共跨逆境」扶弱計劃,兩母女可享用免費的營養熱餐,頓時為二人解決燃眉之急。除了減輕謝婆婆的經濟負擔外,還因省卻外出購買食材及煮食時間,換來片刻休息時間之餘,亦可有更多時間陪伴女兒一起走過康復之路。   捐款支持    
逆轉勝!母女檔跨越重重難關 – 訪問保良局陳麗玲(百周年)學校學生陳熙桐媽媽

逆轉勝!母女檔跨越重重難關 – 訪問保良局陳麗玲(百周年)學校學生陳熙桐媽媽

  母愛是世上最偉大的力量之一,有母親為救壓在車底下的孩子,能夠徒手抬起一輪汽車;也有母親用自己的身驅掩護失足跌進路軌的兒子。今天,我們訪問保良局陳麗玲(百周年)學校學生陳熙桐的媽媽,她以愛和勇氣守護她的女兒。   【生命鬥士戰勝病魔】   「熙桐患有『4號染色體缺損綜合症』,是罕見基因病,現時香港只有三名患者。」此病會影響患者的身體結構,包括面部結構、智力﹑語言,甚至會導致患者發展遲緩及出現癲癎等症狀。「我還記得熙桐一歲多時發高燒,並且出現癲癎症狀,醫生建議服用口服抗腦癇藥(俗稱「抽筋藥」),但有機會出現精神紛亂和出疹等副作用。一輪天人交戰後,我最終還是決定讓她服藥。」說罷,陳太雙眼含淚,懊悔之情充斥在她的臉上︰「服藥後熙桐就開始出疹,當天晚上被送進隔離病房,而血壓只有30,紅疹更漫延全身,就好像被火燒過一樣。醫生告訴我『熙桐今晚可能就會離開我們』。」心碎的聲音仿佛隔空傳來,當晚陳太立刻通知所有親友,眾人守在病房門為熙桐祈福。「奇蹟卻發生了,經過一夜,熙桐的紅疹竟然開始消退。」   熙桐的病情好轉了,但陳太卻病倒了。「在熙桐康復期間,我在醫院不眠不休了七天七夜,我非常自責,因為是我決定讓熙桐服藥的。」當時陳太被診斷患有抑鬱症,確診初期更要服用精神科藥物。「藥物使我神志迷糊,但我不想依賴藥物,因為我需要照顧熙桐,所以我轉而接受認知行為治療。十多年後,我終於康復了。」憑著對熙桐的愛,陳太如鬥士般戰勝了情緒病。   【培養溝通能力 開展共融生活】   陳太沒有因為熙桐的病而對她放任︰「我希望她進步成長,但不需要與他人比較,只需和自己比較。」陳太特別重視溝通能力,她認為溝通是相互了解的重要方法,所以在熙桐年幼時就帶她去看言語治療師,還在家中替她按摩口腔。「有時候熙桐的說話內容雜亂無章,我就會提醒她使用『五何法』整理思緒。」保良局陳麗玲(百周年)學校鄭老師補充道︰「透過家校合作,雙方共同努力,才能發揮學生的所有潛能。」 時至今天,熙桐性格變得更加開朗,喜歡跟人聊天,陳太功不可沒。「她熱愛輕黏土,起初上課時,我會選擇冷門時間來避開人群,但後來發現她完全不怕生,跟主流學生相處融洽。」熙桐手工精巧,製作出來的作品栩栩如生,受到不少人讚許,家人於是為她開設網店。除此之外,熙桐早年更參加了「保良百‧錦欖出友情計劃」,與保良局錦泰小學學生一起進行欖球運動訓練,同場競技。熙桐說︰「雖然運動很累,但跟朋友一齊做運動,很開心!」   正值母親節,熙桐一家都準備了精彩的節目,熙桐興奮地說︰「我們會去主題公園玩攤位遊戲,更會一邊欣賞企鵝一邊在餐廳用餐!我還打算自製心型朱古力送給媽媽呢!」熙桐笑著對陳太說︰「媽媽,I love you!」
把握幼兒發展黃金期 學前康復專業治療車提供適切訓練

把握幼兒發展黃金期 學前康復專業治療車提供適切訓練

當自己的孩子被懷疑有特殊教育需要(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簡稱SEN)傾向,作為家長當然擔心不已,只要好好把握0 至6 歲嬰幼兒的發展黃金期,情況定可大有改善。保良局在2016 年開展「傲翔計劃」到校學前康復服務,為6 歲以下有特殊需要的幼兒提供到校專業支援,更引入全港首架「學前康復服務專業治療車」。專業治療車由保良局自資營運,並獲得保良局丙申年郭羅桂珍主席捐款支持服務營運,為幼兒提供一個理想的訓練環境。   專業治療車穿梭於港九新界的幼稚園暨幼兒園,為有需要的學校提供支援。保良局言語治療隊長馬嘉敏表示,由於不少幼稚園的校園空間有限,訓練時間與上課時間重疊,難以騰出課室作訓練場地。再者,進行訓練期間需要一個安靜、隔音的地方,專業治療車正好解決有關問題。車身可劃分成兩個小訓練室,同時為兩名幼兒提供一對一的治療服務,以達致治療的最佳效果。 別小看專業治療車的車身小小,車內卻收藏了各式各樣的專業器材,如言語治療訓練圖卡、小手肌訓練遊戲、專注力提升教材、社交技巧玩具、各類圖書等。治療師會因應孩子的需要,配合使用適當的器材進行跨專業的訓練,如大小肌肉、認知、語言及社交情緒等,讓幼兒在遊戲中學習到不同的知識及技能。   專業治療車自營運以來,得到不少家長的正面評價,周爸爸就是其中一位。他在兒子筠霖大約2 歲左右,發現他不願開口說話,又不肯與人有任何交流,經初步評估後發現兒子有自閉症傾向。就讀保良局屬下學校的筠霖,幸得到學校的轉介,輪候數月便開始接受「傲翔計劃」到校學前康復服務,礙於校園空間有限,治療師遂安排筠霖於治療車上進行一系列的訓練。現年4 歲的筠霖持續接受兩年多的訓練後,情況有明顯改善,個性變得活潑多言,樂意與同學一齊玩,非常喜歡校園生活。」 目前保良局傲翔計劃共有6 支專業團隊提供服務,未來亦會繼續與不同學校聯繫,以支援更多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小朋友,盼每個孩子都可以發光發亮。
如針刺的痛 如棉暖的情

如針刺的痛 如棉暖的情

敏華回憶起那年冬晚,媽媽剛巧沒來支援,自己坐在輪椅上很想拿出櫃內的棉被添暖,卻可望而不可及。令敏華沒法如常安睡的,除了冰冷及無力感外,還有身體的神經刺痛。敏華於2013年因病令雙腿未能活動自如,需要電動輪椅代步。長期以上肢來協助身體轉移,敏華的雙手經常肌肉繃緊及刺痛,而且敏華亦患有腕管綜合症,加劇了手指的神經痛。伸手取物,一個看似平常的動作,對敏華而言卻是一點也不輕鬆。   幸而,敏華其後得到保良局嚴重殘疾人士家居照顧服務支援,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護士及社工等專職團隊為敏華進行評估,按她的機能、認知、社交需要、個人自理能力等,度身訂設了個人化目標,提供改裝建議及協助選購合適之復康用具,並透過治療減輕敏華的痛症。   Felix是照顧敏華的職業治療師,他為敏華選購了在家中及外出使用的輔助工具,盡力協助敏華如常生活。「我們為她預備了減壓床褥,讓背部及腰減壓從而減少麻痺及痛,另外,我們亦為她添置了座位可升高的電動輪椅及減壓坐墊,讓她既可升高輪椅來拿東西,亦可減輕長時間坐輪椅帶來的痺痛。」除了在職業治療角度支援敏華,團隊中物理治療師會為敏華作拉筋及手法治療,改善上下肢的活動能力和痛症,亦會透過超聲波治療,減輕敏華各項痛症;護士則會監察敏華的健康狀況,以及教導她進行體重管理;社工亦會協調各項服務安排,讓敏華得到最適切支援。「我們就是她的最強後盾。我們不會自視為高高在上的專業人士,很多時是服務受眾的隊友,深入了解他們的需要,配合他們想法,建立互信,就自然能度身訂設最好的方案。」Felix表示看到每一個隊友進步,就是他工作上最大的滿足感。   敏華有這班好隊友作後盾支援,不但痛症慢慢減少,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亦大大進步,亦更多投入社區活動,時常參與各項康體活動。「划艇機、帆船、行山、球類活動等也能參與,這是我完全沒有想過的。而當中我最喜歡硬地滾球,我夢想有天可以加入港隊,可惜的是,現時香港並沒有適合我這殘疾程度的組別可以參與。」雖然口說可惜,敏華卻流露著雀躍之情。「我很感謝保良局團隊,沒有你們,我沒可能活得這麼精彩。」這動一動也像被針刺的手指,今天能拿起皮球,亦能控制自如把輪椅駛進社區,向夢想進發。樂天的敏華很想將自己的經歷與同路人分享。「其實我已很幸運,還有兩肢可以動,有很多人比我更不幸。我很想勉勵各同路人,收埋自己很容易,但會令關心自己的人緊張及痛心,請開放自己,尋求各種支援,多接觸社區,身心也會變得更強壯。」